王宅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4年,坐落在武义腹地王宅镇王宅村青草殿,原名宏路学堂,后多次迁校,几易其名。2001年12月,学校整体搬迁到现址(原下杨中学),2006年8月被县政府定名为王宅镇中心小学。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,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,著名的专家教授王光寿、王树仁、王福全、俞耀顺、方悴农等知名人士都曾在该校就读。
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,在校生1443人,其中寄宿生526人。在职教职工101人,其中专任教师74人。教职工中有研究生学历1人,本科学历的41人,专科学历的25人,具有高级职称的2 人,中级职称的23人,教师结构合理。
学校环境优美,终年绿树成荫,鲜花盛开,是花园式的学校。校园占地面积45703平方米,生均占地面积30.45平方米,绿化面积18281平方米,生均13.1平方米。学校有教学楼3幢,行政楼1幢,学生宿舍2幢,师生食堂一幢,一幢教师宿舍楼在建,总建筑面积达17377平方米,生均建筑面积10.15 平方。有25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1个,篮球场6个,排球场2个。学校配套设施齐全,有普通教室38个,仪器室、计算机房、语音室、美术室、音乐室、书法教室、舞蹈室、多媒体教室、电子阅览室、档案室、图书室、乒乓球室等专用教室齐全,配置了广播系统、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。
学校本着走重拾优秀传统文化之路,充分挖掘丰厚的本土文化资源,精心打照独具‘耕读’之精神的校园文化,秉承‘读可省身,耕可致富,耕读一生,踏实做人’的古训。用心培育一代‘志存高远、懂得感恩、勤劳质朴、全面发展、特长鲜明’的现代文明人。同时依托少先队活动,把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与特色少先队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,从一个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,来带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,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。
学校积极实施“科研兴校”战略,重视教育科研,构建了务实而有效的教育科研平台,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学校,用先进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,积极开展探究创新活动。《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养的策略研究》获得金华市一等奖,省二等奖,另有耕读校园课题获市二等奖。现有市重点在研课题2项,市规划课题2项,还有10多项县级课题。通过实践研究,营造了相互学习切磋的氛围,培养了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。
近年来,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上级部门与社会的肯定,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县优秀教研组,学校相继获得县教育教学质量奖,被评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试点学校、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、浙江省示范小学、浙江省红旗大队、金华市文明单位、金华市示范小学、金华市教科研先进集体、金华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、金华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、武义县A级小学、武义县素质教育示范小学、武义县青年文明号,武义县师德建设先进学校。